躯体变形障碍常于青少年时期起病,大多数患者18岁前首次出现症状,最常见起病年龄为12~13岁。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而在寻求整容手术的人群发病率为15.6%。躯体变形障碍的男女发病率接近,40%为男性,60%为女性。
此病患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关注和整理外貌以寻求他人肯定,大多抗拒在公共场合出现,严重影响社交。本病常与抑郁症、焦虑障碍等多种疾病共病,对患者造成极大困扰。
病因
症状
1.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重复行为,反复查看自己所察觉到的缺陷,例如照镜子、抠皮肤、试图通过化妆掩盖察觉到的缺陷。
2.反复咨询整形外科医生或皮肤科医生,以寻找改善其外貌的方法。严重者会频繁进行整容。
3.由于过于敏感及关注自身缺陷,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患者抗拒社交,与他人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焦虑。
就医
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工作和学习、患者开始反复咨询整形医生或者频繁整容、患者伴有严重抑郁、焦虑发作,或者产生自杀想法或行为。这些情况下应当尽快就医。
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手段,根据患者的态度、行为和症状做出诊断。
当患者符合以下情况时,医生可诊断为躯体变形障碍:
1.具有持续的(如每天至少1小时)认为外表存在一处或多处缺陷或丑陋的先占观念,或者认为整体外貌丑陋,但在他人看来微不足道或不能察觉。
2.因这些自认的缺陷或丑陋而感到羞愧,通常包括自我牵连观念,如坚信别人会注意、评价、议论这些缺陷或丑陋。
3.先占观念符合下面任一特征:
(1)重复或过度行为,如反复察看外貌(如照镜子,与别人对比),夸大感知到缺陷或丑陋的严重程度。
(2)试图掩饰或改变缺陷(如实施不必要的外科美容手术)。
(3)回避能够增加因自认缺陷或丑陋所致痛苦的社交场合或事物。
4.症状引起患者明显痛苦,或导致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业等方面的损害。
治疗
大量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尤其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作为本病的治疗首选。对于青少年人群来说,选择舍曲林治疗副作用更少。
通过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疾病状态、暴露患者的“外表缺陷”以降低焦虑感、采取一定的行为干预、进行认知重建等手段帮助患者控制不良行为,改变他们对外表过分关注的错误观念。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改变患者不合理的认知和错误观念。
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如正念减压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并转移注意力;团体治疗有利于患者认识疾病;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给与患者生活和情感上的支持。
预防
1.减少关于身体/外貌的消极言论和负面评价。
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对他人或自己身体进行负面评价、停止批判身体的行为,相应的增加对身体/外貌的赞美。当孩子受到外界关于身体负面评价的信息时,父母可以耐心解释,让孩子认识到对他人身体特征进行负面评价是不礼貌的。
2.关注身体功能而非外表。
与其讨论体重或体型等外在特征,不如谈谈身体功能。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运动、去户外,养成锻炼的习惯,教会孩子如何通过饮食促进健康,鼓励孩子享受各种美食。
3.警惕媒体宣传。
互联网时代,大众媒体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些媒体的价值观不一定正确,他们可能只关注美丽的外表和极度的瘦。我们可以向孩子推荐那些倡导外表多样性的媒体。
日常
“我的外表有缺陷”这样的负面想法不是那么容易被消除的,试图去抑制它反而会带来挫败。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负面想法是疾病引起的,就像咳嗽是感冒引起的一样,允许它存在但是不能让它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该做的事情还是按自己的计划进行。尽量不要有“等我病好了,我就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想法,疾病状态下我们同样可以做这些事情,但是可能会非常难受,可以尝试制定详细的计划去克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因为担心外表被他人看到而闭门不出,不去上学、不去工作、不进行任何户外活动、回避一切社交行为。
总是向别人询问自己的外表怎么样;不停地照镜子、照手机等来看自己的外表是否发生了变化。
通过化妆、发型、衣服甚至整容手术等来改善自己的外貌、修饰自己的“缺点”。
以上行为可能会短暂的缓解痛苦,但长期来看,这些行为会使疾病维持甚至恶化。
[1]郝伟,陆林.精神病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