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

2024-07-09 0 1,178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是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 属于B类的人格障碍,以夸大自我价值、缺乏共情为基本特征。患者认为自己是令人钦佩的,甚至是最优秀的人,应该享受特殊待遇,这种自我评价深深地印刻在心中;他们需要他人不断赞美来证实自己的无所不能及特殊性,并且往往只能体会和理解自己的感受,过分看重自己,并倾向于低估他人的能力。

大部分自恋型人格障碍善于使用社交媒体,如通过微博、朋友圈等平台,晒自拍、晒美食、晒旅行照片、秀恩爱等,其用于描述的文字也大多“凡言凡语”,极力以不经意的姿态来展现自己的优越感。

患者难于与他人建立起基于相互依赖的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因此带来孤独感。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平均患病率为1.06%,100人里大约有1个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

但在目前自恋盛行的时代,并非所有善于使用社交媒体的人都属于自恋型人格障碍。正常和病态之间的区别在于,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自恋特征的表露事实上对他们周围的人造成痛苦,令人无法忍受。自恋是一种性格特征,而这种性格特征每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自恋到了极端,就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成了精神疾病——自恋型人格障碍。

病因

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生物学依据;认为本病与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和患者的自我塑造有关。

1
养育方式不当

由于溺爱,父母不要孩子做任何事情和承担任何责任;父母不批评孩子,不引导孩子明辨是非,甚至会帮助孩子以种种理由把错误视为正确,把平凡的行为视为天才的举动。这种养育方式不仅阻碍孩子发展其独立的生活技能,还会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2
自我塑造

在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只得到父母超值的评价、接受和称赞,而没有得到父母的指导和修正,他们逐渐模糊了事实与错觉之间的界限;习惯于生活在错觉中,不敢把自己与他人的现实的比较;宁可沉浸于自己的主观世界也不愿面对现实。

能力错觉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精神支柱,因此,他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各种方式强化自己的能力错觉。例如,多数患者相信自己生来就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拒绝学习。

症状

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

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

(1)过分自高自大,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2)坚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是高人一等的。

(3)对赞美成瘾,听不进去反面的话。

(4)沉迷在无穷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的爱情幻想中。

(5)期待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优待,并且别人自动地服从自己的这种期待。

(6)嫉妒他人,也认为别人会嫉妒自己。

(7)缺乏共情,不愿意或不能识别和认同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8)行为高傲、傲慢。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与表演型人格障碍有哪些不同?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与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相似的行为,例如情感戏剧化、喜欢性挑逗等,以获得他人对其特殊身份的赞同。但总体来说,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性格常外向、表现得更热情,而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则更内向、冷漠。

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都需要被关注,但自恋型患者更需要那种带有崇拜性的关注。

就医

怎样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 (DSM-5) 中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具有下列9项中的5项(或更多),即可确诊。

1. 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2.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4.要求过度的赞美。

5.有一种特权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愿望)。

6.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7.缺乏共情:不愿意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经常嫉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9.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治疗

自恋型人格障碍如何治疗?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一般治疗与所有人格障碍相同。人格障碍的治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精神科临床治疗的难题。其主要治疗原则是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促进人格重建,使其逐渐适应社会。

近年来精神药物的发展对很多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目前仍未发现对人格障碍有特效的药物。考虑到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心理治疗成为当前人格障碍治疗的主要策略。

自恋型人格障碍其实是较为棘手的病患,因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往往缺乏自我觉察力,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一个极度自恋者要被治愈,首先他必须意识到自己的困境可能是自己不恰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造成的,并有主动求医的意愿,要走出这一步,对他们来说非常艰难。而且,他们极少会认知到自己有心理障碍,即便是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也会拒绝承认。

但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也并不是无药可救,个人心理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都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人际关系,帮助患者适当约束自己的自恋。只不过,一切改变的前提是,患者本人愿意改变。

自恋型人格障碍心理治疗效果如何?

人格障碍患者一般不会主动就医,往往是在环境和社会适应遇到困难,出现情绪、睡眠等方面的症状时才寻求治疗。心理治疗一方面创造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治疗关系,帮助患者重建心理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帮助其认识人格问题的根源和影响,鼓励改变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促进人格重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总体来看,心理治疗在B组人格障碍的治疗中意义更大。

预防

由于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很难治疗,预防至关重要。人格障碍形成于个体早年,因此,强调儿童早期教育、从幼年开始培养健全的人格对人格障碍发生的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能过度溺爱,不能毫无根据地高度评价孩子,及时地帮助孩子发展其独立生活能力,指导孩子明辨是非。

当儿童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时,应及时了解、关心、进行矫正,不能漠不关心或任其发展,必要时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日常

如何与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相处?

1
建立好自己的边界

由于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他人没有尊重和爱护,他们可能经常性地会跨越你的边界。

比如在不经过别人同意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当被发现时,还会教训别人不要这么自私,要大度。这时需要平静地跟对方沟通,清晰地告知他已经越界,不可以这样做,然后要求对方尊重你的边界。

2
不要被表象迷惑

提醒自己,他的魅力可能是假的、作出的承诺可能是假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非常擅长包装自己,为自己、也为身边的人绘制一个“梦幻世界”。

3
展现自信与冷静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需要通过经常性地贬低、羞辱他人来满足自己膨胀的自我意识,所以别把他们的评价和攻击太当真,勇敢展现你的自信与冷静。

4
不要成为TA的一部份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需要源源不绝的关注,而你应该拒绝成为他的关注者。

参考文献

1.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何克.刘丽君.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和防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2):47-51.

预后

上一篇: 恐惧症

相关文章

4个月前 591
4个月前 533
4个月前 497
4个月前 545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