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2024-07-09 0 482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状况,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续存在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快感消失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抑郁性木僵,可表现为面部表情固定、对刺激缺乏反应、话少甚至不言语、少动甚至不动等。

抑郁症很常见吗?

抑郁症是全世界都为之困扰的一种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种族和职业。

抑郁障碍平均起病年龄为20~30岁,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2:1)。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患病率约为4.4%,患者人数达到3.5亿。2019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为3.6%,其中,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3.4%,12个月患病率为2.1%。

抑郁症只是心情不好吗?

千万不要认为抑郁症只是心情不好这么简单,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同时还有兴趣减退或快感丧失、自我评价过低,甚至产生自残或自杀观念;有些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食欲减退、睡眠障碍、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1.在压力较大的学生群体和职场人士、孕产妇、老年人、抗压能力弱的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

2.有抑郁症家族史(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患有抑郁症)者,抑郁症的患病风险大大升高。

3.另外,低收入、生活压力大、经济条件差、儿童期曾遭遇创伤性事件、酗酒、缺乏阳光照射等,都可能成为诱发抑郁症的原因。 

抑郁症是性格软弱、抗压能力差的表现吗?

抑郁症是大脑生病了,而并不只是个性和抗压能力的问题。事实上,即使性格开朗外向、意志坚强、抗压能力强的人,同样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可以自愈吗?

少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积极持续的自我调节和减压疏导、远离压力环境、适当运动等,病情逐渐得到缓解,但过程很漫长,未来遇到压力应激时也存在复发的风险。对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如果不接受任何治疗而一味地等待自愈,症状只会越来越重,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建议所有抑郁症患者要及时就诊,积极治疗。

抑郁症能彻底治好吗?

抑郁症不是绝症,就像很多种慢性病一样,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抑郁症状都能有效改善,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拥有高质量的生活,临床上无数案例证明了这一事实。

抑郁症会遗传吗?

抑郁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您的家人(父母、兄弟姐妹)患有抑郁症的话,您需要更加关注抑郁症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比如学会给自己减压、远离不良因素干扰、接受相关的心理咨询或其他早期干预手段。

病因

为什么有些人会抑郁,而另一些人则不会,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发现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据可查的是,一旦你有一次抑郁发作,你以后再经历一次抑郁发作的风险就会增加。

生物因素
1
遗传因素

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罹患抑郁症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10倍;早发(发病年龄<30岁或更低龄)和反复发作的抑郁症患者,呈现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而双生子研究进一步显示抑郁症患者同胞的患病率高达40%~50%。

2
神经生化及内分泌研究

神经生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单胺类递质主导及神经内分泌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的功能改变是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经典思路与途径。

3
神经电生理研究

神经电生理研究经由脑电图、睡眠脑电图、脑诱发电位等途径实施。研究显示,3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存在EEG异常,多倾向于低α频率;左、右脑半球平均整合振幅与抑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EEG异常有“侧化现象”(70%在右侧)。

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均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丧偶是与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应激源。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者也易患本病。长期的不良处境,如家庭关系破裂、失业、贫困、慢性躯体疾病持续长达2年以上,也与抑郁症发生有关,如果同时存在其他严重不良生活事件,这些不良因素可以形成叠加致病作用。

症状

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核心症状以及其他相关症状,其中核心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快感缺失。抑郁障碍患者常常还伴有其他认知、生理以及行为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反应迟钝、行为活动减少以及疲乏感。以上症状通常在同一个2周时期内出现。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症状表述,从情感、躯体和行为症状方面分别描述抑郁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需要提出的是,在具体的症状归类上,有时是相互重叠的,很难简单划一。

情感症状

情感症状是抑郁障碍的主要表现,包括自我感受到或他人可观察到的心境低落, 高兴不起来,兴趣减退甚至丧失,无法体会到幸福感,甚至会莫名其妙出现悲伤。低落的心境几乎每天都存在。一般不随环境变化而好转。但一天内可能出现特征性的昼夜差异,如有些患者晨起心境低落最为严重,傍晚开始好转。

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在许多抑郁障碍患者中并不少见,包括体重、食欲、睡眠和行为活动等方面的异常。其典型的表现包括:(1)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2)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3)早晨抑郁加重;(4)存在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5)早上较平时早醒2小时或更多;(6)食欲明显下降;(7)1个月体重降低至少5%;(8)性欲明显减退。通常中重度或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都存在上述4条或以上的躯体症状。此外,部分患者还存在疼痛、心动过速、便秘等症状。

认知症状

严重的抑郁状态时,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或损害。许多抑郁患者会描述存在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分心、信息加工能力减退、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漠不关心。一般而言,这种抑郁性认知损害有些是一过性的,尤其是注意范围、 集中注意力、记忆储存和再现等方面,神经心理测验或全面的精神检查可以发现这些认知损害表现。当抑郁症状缓解后,这些认知功能损害可恢复到病前正常水平,但也有些认知功能损害症状不随抑郁症状的缓解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情感症状可能不典型,就诊时可能以认知损害为特征,严重者可达到类痴呆程度,容易被误诊。因此,对于表现为痴呆综合征症状的患者,需要仔细识别和治疗潜在的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患者往往还存在消极厌世、自杀的风险,需要认真评估和预防。

抑郁症患者除了出现上述主要症状外,还可能具有某些特定的临床特征,如伴显著的焦虑、过度担心、紧张、忐忑不安或是幻觉妄想等症状。根据DSM-5中的症状表述,临床上可将抑郁症进一步标明是否具有下述不同特征,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到每一个患者,其抑郁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多方面的,很难单一或局限于某一类症状。

就医

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

(1)当自觉有情绪低落、对凡事都提不起兴趣或兴趣下降,甚至伴有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表现,且持续时间较长(2周以上);

(2)觉得生无可恋,出现自伤、自杀念头;

(3)出现幻觉、妄想;

(4)已确诊抑郁症的患者,遵医嘱定期复诊;

(5)经治疗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自我感觉有复发迹象。

(6)出现多种躯体不适,但相关检查又难以解释的。

(7)作为学生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情绪低迷、沉迷手机等。

怀疑抑郁症,第一次就医就要挂专家号吗?

首次就诊时,不一定需要挂专家号,也不一定要到顶级医院就诊。抑郁症是常见病,大多数专科医生都可以胜任疾病的诊治工作。可在就近的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接受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后续再根据初次就诊后的相应检查结果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如果诊断不明确,或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进一步寻求精神科专家的帮助。如果患者症状严重,特别是有自杀自伤风险,有幻觉妄想或冲动激越行为,要尽快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抑郁症可以通过化验检查检查出来吗?

抑郁症目前还不能通过化验检查检查出来。抑郁症与很多内外科疾病不同的是,由于抑郁症目前病因未明,因此临床至今还没有一种或者一系列的检查或者化验可以进行诊断。抑郁症的诊断还是以专科医生的临床诊断为主,因此需要到正规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当然,有时需要做一些检查排除继发性抑郁症,例如通过头颅CT排除肿瘤引起的抑郁症。

需要做哪些检查?

1
病史询问

目的是通过询问患者心理状况、日常表现、持续时间,对患者的抑郁程度做初步判断。

2
自评量表

目的是让患者自行填写量表,医生计算结果,通过结果数据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准确评估,填写自评量表时,要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不要存在隐瞒的情况。

3
影像学检查

进行全身和脑部检查,如脑血流显像以及脑代谢显像,目的是排除其他疾病因素。

4
实验室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包括:①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以及血糖;②内分泌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激素检查;③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查;④脑电图、头颅CT/MRI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学、腹部B超、相关免疫学检查等。所有的检查项目要根据临床需要进行。

医生会问哪些问题?

(1)具体有哪些症状(包括躯体、心情方面等)?

(2)什么时间开始出现这些症状,这些症状持续多久?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患者和家属应该详细描述,出现某种症状之前是否经历一些重大变故,可能是什么导致的抑郁情绪。

(4)出现症状后有没有看过医生?吃过什么药?是否有家族史?

(5)严重时,患者往往丧失就诊意愿,家属需要陪同来诊。

(6)对于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询问是否有悲观、轻生想法,或者自伤行为。

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3类: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通过药物治疗能有效解除患者的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和躯体症状。

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通过交谈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症状、纠正不良的行为方式,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心理治疗常与药物治疗联合使用,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可以单独使用心理治疗,重度患者不主张单独使用。

3
物理治疗

包括电抽搐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等,也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

抑郁症药物治疗需要多久?

抑郁症全病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8~12周):以控制症状为主尽量达到临床痊愈,同时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期治疗效果在抑郁症预后和结局中起关键作用,及时、有效、合理的治疗有助于提高长期预后和促进社会功能康复。

巩固期治疗(4~9个月):以防止病情复燃为主。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定易复燃应保持与急性期治疗一致的治疗方案,维持原药物种类、剂量和服用方法。

维持期治疗:持续、规范的维持期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抑郁症的复燃/复发率。目前对维持治疗的时间尚缺乏有效的研究,一般认为至少2~3年,对于多次反复发作或是残留症状明显者建议长期维持治疗。维持治疗后,若患者病情稳定且无其他诱发因素可缓慢减药直至停止,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应迅速恢复治疗。

抑郁症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提倡选用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抑郁药。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类药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另外,运动、光照疗法也可一定程度改善抑郁焦虑。

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的抗抑郁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s)等。

SSRIs:代表药物有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等。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坐立不安、性欲减退、头痛等。

SNRIs: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激越症状和性功能障碍。

NaSSAs:代表药物为米氨平。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镇静和体重增加。

NDRIs:代表药物为安非他酮。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疼震颤、惊厥、激越、失眠、胃肠不适等。

新型抗抑郁药物(褪黑素能的 MT1和MT2受体激动剂及 5-HT2C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为阿戈美拉汀。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肝毒性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往往药物的副作用容易和原本的疾病症状相混淆或重叠,需经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决策。

长期吃抗抑郁药会成瘾吗?

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抗抑郁药安全性总体良好,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在停药阶段需要逐步减少服用剂量,让身体慢慢适应,不可以突然彻底停掉,否则容易产生“撤药反应”。

抗抑郁药会伤害我的大脑吗?

抑郁症是神经递质失衡的情感障碍,抗抑郁药是将失衡的神经递质调节到正常状态,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并不会损害智力、记忆力和思考能力等重要的大脑功能。相反,抗抑郁药可以让您在良好情绪状态下更好的发挥您的聪明才智。

感觉好转了,就可以减量或停药吗?

抑郁症是一种复发率很高的疾病,症状好转并不等同于治好。为了巩固治疗效果,也为了预防复发,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足量、足疗程用药,切不可擅自减量或停药,否则将导致治疗前功尽弃。

抑郁症患者如何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指通过和医生谈话、交流来进行治疗,根据针对的问题不同,可分为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及婚姻家庭治疗等。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合并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与抗抑郁药疗效相仿。需要注意的是,对与严重的或内源性抑郁,往往不能单独使用心理治疗,需要在药物基础上联合使用。

可以单独使用心理治疗来治疗吗?

一般而言,轻度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对药物治疗无法耐受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单独采用心理治疗,但不能单独用于重度抑郁症患者以及伴有精神病症状、有自杀企图或者行为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的针对性较强,不同原因引起的抑郁症,心理治疗的方案也有所不同。是否可以单独采用心理治疗,以及选择何种心理治疗方法,需要遵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物理治疗对抑郁症有用吗?

常用的物理治疗有神经刺激疗法,包括改良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迷走神经刺激、经颅磁刺激等方法。目的是改善大脑功能,辅助药物治疗。

抑郁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吗?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抑郁症有哪些新型的治疗药物?

在研的抗抑郁药包括谷氨酸调节剂、氯胺酮,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新选择阿片类受体拮抗剂等。

预防

由于抑郁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无确切、直接的方法可预防抑郁症。日常多多关注自身的情绪及压力管理、与亲友保持沟通、必要时及时求助专业人士等,对抑郁症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此外,对于已确诊过抑郁症的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定期随访、积极获得家属及朋友的支持等,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有特定性格,经历特定环境的人群:

及时接受心理疏导,防止出现持续抑郁。

有特定疾病的人群:

及时就医,治疗疾病。

女性:

女性更易患抑郁症,尤其是在孕产前后以及绝经前后,应注意关注自己的心理情绪变化,如有大于2周的情绪异常,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有抑郁家族史者:

平素应保持乐观开朗,如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及时向亲人好友寻求心理安慰,效果不佳者及时就医。

发现孩子或者家属可能有心理问题时,家长或者家人需积极行动:
1

打破误区:

父母患者家属需意识到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意志薄弱等。

2
用心观察,必要时求助专业机构:

观察孩子行为,了解其行为背后的想法、情绪等,及时获取学校老师、专业工作者的指导。

3
沟通指导,情感支持:

耐心倾听,给予理解、陪伴。及时发现情绪背后的原因、想法。

日常

抑郁症具有易复发的特点,患者及其家属日常应时刻关注病情变化,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旦出现复发症状应立即就诊。

家庭护理

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尝试逐步恢复正常生活,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忌擅自减药甚至停药。家属应注意对患者的陪护。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

饮食

抑郁症患者没有特定的饮食禁忌,保证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注意补充营养即可。

要保证食物多样化

应尽量包含水果蔬菜、肉蛋奶制品、水产品、大豆及坚果制品,主食可选择全谷物或谷薯类主食。
不可暴饮暴食

以成年人为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食物摄入量为谷薯类主食250~400g,谷物(包含杂豆)50~150g,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肉类40~75g,蛋类40~50g,水产品40~75g,大豆及坚果25~35g,奶及奶制品300g。
饮食要做到少盐少油、粗细粮搭配。

2

适度锻炼身体

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太极拳等。但不宜运动过度,以免加重身心负担。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酒;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熬夜,不要过于劳累;注意缓解压力,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尝试参加社交活动,与亲友保持沟通。

4

家人的陪伴与关心

在家庭成员相处的日子里,家属应该尽量给予患者陪伴与关心。患者应该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保持与周围人的沟通交流,多进行一些让自己感觉舒适的社交活动。

为防止疾病复发,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及行为状态,一旦出现疑似抑郁症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李凌江,马辛.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M].第2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2]郝伟,陆林.精神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2015APA. The Future of Antidepressant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4]张艺,许宁宁. 粪菌移植通过微生物-肠-脑轴改善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2022,02:756-768.
[5]C Wang,J Barlis,KA Do,J Chen,S Alami,Barriers to Mental Health Help Seeking at School for Asian– and Latinx–American Adolescents,School Mental Health,0.1007/s12310-019-09344-y

上一篇: 精神分裂症
下一篇: 焦虑障碍

相关文章

4个月前 536
4个月前 482
4个月前 448
4个月前 493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