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恐惧障碍

2024-07-09 0 747
场所恐惧障碍,也称为广场恐惧症(恐怖症),是恐惧性焦虑障碍的一种。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场所恐惧症作为独立疾病列入焦虑障碍。

恐惧的对象是特定场所或处境,如广场、黑暗闭室、拥挤场所和交通工具等。尽管当时并无危险,但患者仍旧过分担心没有即刻能用的逃生出口、难以逃离或不能得到帮助。

具体场景如下: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交汽车、火车、地铁、飞机);

拥挤的人群或排队,剧院、商场、车站、电梯等公共场所;

广场、山谷、高楼等地方。

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患者虽然知道恐惧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然回避所害怕的场所和处境,使个体的工作、学习和其他社会功能受限。

发病起于儿童期,多见于青少年晚期与成年早期。每年约1.7%的青少年和成人诊断为场所恐惧障碍,女性与男性的比例约为2:1。

病因

场所恐惧障碍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但有一些疾病会增加广场恐惧症发生的风险,如抑郁症、幽闭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等。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

有研究显示其遗传度高达61%。

2
神经因素

大脑 γ-氨基丁酸A、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和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与焦虑有直接关系,这些物质参与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3
成长经历

可能与儿童时期的负性事件有关,例如被虐待、分离、父母过世或被攻击等,家庭环境不够温暖或过度保护。

4
性格特点

患者常有依赖性强、焦虑、紧张、偏神经质、敏感、回避问题等性格特点。

症状

1
恐惧焦虑

此为核心表现,患者害怕处于被困、窘迫或无助的环境,患者在这些自认为难以逃离、无法获助的环境中感到恐惧不安、焦虑、情绪烦躁。恐惧达到惊恐发作时称为场所恐惧伴惊恐发作。

2
回避

对恐惧对象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因回避这些处境可能闭门不出。

3
预期焦虑

持续担心下次发作。

4
自主神经症状

发作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口干、心悸、心慌、胸闷、出汗、颤抖等。

5
其他症状

还可能出现抑郁症状、人格解体和强迫思维等。

6
合并症

长期患病可共病抑郁障碍、酒精等物质滥用。

就医

什么时候应当就医?

若出现严重焦虑、抑郁、自杀或自残想法,应立即就诊。

若出现主观痛苦非常明显,能意识到恐惧的回避行为是过分或不合理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在恐惧的情境中出现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胸痛、喘气、头痛、头晕、眩晕、虚弱无力、心悸、和焦虑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怎样诊断场所恐惧障碍?

一般会通过实验室检查、头颅磁共振检查、內镜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等排除躯体疾病,通过精神专科医师详细问诊和量表测试等检查来确诊。

怀疑场所恐惧障碍,通常需要做哪些检查?

场所恐惧障碍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实验室常规检査、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头颅磁共振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量表测验等。

临床诊断的要点包括哪些?

1.场所恐惧障碍目前没有实验室检查指标作为诊断依据,医生通常会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做出诊断。

2.目前通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

(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

特点是对可能难以逃脱或无法得到帮助的多种情况产生明显和过度恐惧或焦虑,如使用公共交通、在拥挤人群中、独自在家外(如在商店、剧院、排队)。由于害怕特定的负面结果(如惊恐发作、其他丧失能力或令人尴尬的身体症状),患者对这些情况始终感到焦虑不安。这些情况是主动避免的,只在特定情况下进入,如在一个值得信赖的同伴在场,或忍受强烈的恐惧或焦虑。症状至少持续数月,而且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伤害。

(2)《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5版)》(DSM-5):

A.对下列5种情况中的2种及以上感到显著的恐惧或焦虑: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汽车、公共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

·处于开放的空间如停车场、集市、桥梁等。

·处于封闭的空间如商店、剧院、电影院等。

·排队或处于人群之中。

·独自离家。

B.个体恐惧或回避这些情况是因为想到一旦出现惊恐样症状时或其他失去功能或窘迫的症状,如老年人害怕摔倒、害怕大小便失禁,害怕难以逃离或得不到帮助。

C.广场恐惧情况几乎总是促发害怕或焦虑。

D.个体总是主动回避广场恐惧情况,需要人陪伴或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E.这种害怕或焦虑与广场恐惧情况和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危险不相称。

F.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G.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H.即使有其他躯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帕金森氏病等存在,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也是明显过度的。

L.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一例如不能仅限于特定恐怖症,情境性的症状:不能只涉及社交焦虑障碍中的社交情况;不仅与强迫症中的强迫思维、躯体变形障碍感受到的躯体外形缺陷或暇疵、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创伤性事件的提示物、或分离焦虑障碍的害怕离别等相关。

注:无论是否存在惊恐发作都可以诊断为广场恐惧症。如果个体的表现符合惊恐障碍和广场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则可同时给予两个诊断。

3.要点归纳:

(1)明显、持续性害怕或回避人群、公共场所、独自旅行、离家旅行,其中至少两种情境,害怕的核心是担心难以快速逃离和得到帮助。

(2)主观痛苦非常明显,能意识到恐惧的回避行为是过分或不合理的,但不能减轻其恐惧的体验和焦虑的心情。

(3)自主神经症状和焦虑症状明显。

(4)常为预期焦虑。

(5)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6)排除其他疾病等。

治疗

场所恐惧障碍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等,不同类型的治疗通常会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场所恐惧障碍的心理治疗有哪些?

1
行为疗法

此为治疗场所恐惧障碍的首选方法。对恐惧环境的系统脱敏疗法或暴露疗法,如VR技术用于脱敏和暴露。

2
认知行为治疗

主要通过改变患者对于恐惧场景的错误认识,降低焦虑反应,减少对场景的恐惧情绪等,以减轻场所恐惧症状,长期疗效更好。

3
支持性心理治疗

主要通过心理教育等方式,让患者了解疾病,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减轻预期焦虑、减少回避行为等,如松弛疗法、正念治疗等。支持性心理治疗通常与药物治疗联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场所恐惧障碍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1
抗焦虑药物

常用药物有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对于场所恐惧症患者疗效迅速,对紧急情况下的强烈惊恐或焦虑很有效。

2
抗抑郁药

常用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帕罗西汀或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以及艾司西酞普兰等。

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或度洛西汀。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或去甲替林。

3
其他

β受体阻滞剂对心理因素导致的震颤有效。

场所恐惧障碍如果不治疗会怎样?

对于场所恐怖障碍患者,大部分经过正规的治疗的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能够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但存在复发的可能性。症状越严重,完全治好的可能性就越低,复发或者变成慢性疾病的可能性就越高。

若不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反复担心再次发作,逃避,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能因为长期受疾病的困扰,产生轻生的想法,从而危及生命。

预防

1.场所恐惧障碍还是相对可控的,预防重点在于多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和个人心理综合能力。

2.提前对可能引起恐惧或焦虑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暴露练习。比如试着在家人和朋友的陪同下,多去几次让自己感到恐惧的地方,直到你觉得这个地方似乎并没有那么危险。

3.尽早遵照医嘱正规治疗,避免症状恶化。在医师的指导下规律服用药物。

4.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情,面对压力及时调节不良情绪。

日常

患者的自我调节

1
改变认知

认识自己的过度敏感过度警觉,理解回避行为的发生原因,积极配合,努力主动参与克服回避行为。

2
调整思维

积极地思考问题能改变主观感觉并缓解恐惧焦虑。

3
遵医服药

通过药物降低自己的敏感性警觉性。

4
适当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建立规律的锻炼计划。尝试一些放松训练。

5
足量睡眠

每晚定时入睡来保证足量的睡眠,保证房间的安静和黑暗,保证睡眠质量。

6
均衡饮食

选择低脂、高膳食纤维的均衡饮食。适当多吃全谷物,如燕麦、小米等,以及新鲜绿叶蔬菜、水果等。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比如巧克力和咖啡,因为它们会增加焦虑。

7
心理护理

放松自己,舒缓压力,多培养兴趣爱好;积极的心理暗示;注意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家人和心理咨询师的支持。

患者家属的支持

1.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找到焦虑出现的原因以及回避行为的原因,帮助患者回归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家属的支持对于患者减轻恐惧焦虑和压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督促患者按医嘱用药,坚持治疗。

参考文献:

1.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2015

2.郝伟,陆林.精神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李凌江,陆林.精神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31-334.

5.Chawla Natasha, et al.Drug treatment for panic disorder with or without agoraphob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2022,376.

上一篇: 抽动障碍
下一篇: 药物依赖

相关文章

5个月前 610
5个月前 554
5个月前 516
5个月前 566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