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障碍是指儿童、青少年期出现反复的、持续性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或公共的利益,影响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学习和社会功能。
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发生率大约在2%~8%之间,男性多见,男女性别比为4:1~10:1。
品行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性的攻击性行为、对立违抗行为,与正常儿童的调皮和青少年的逆反行为相比,更为严重。
如果不及时干预,发展到青少年时期,可转化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年后形成反社会人格或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高于正常儿童。一些患儿成年后在婚姻和职业适应上有较多的问题,如婚姻冲突多、人际关系差等。
1.家中有兄弟姐妹有类似的障碍的人。因为品行障碍存在一定的遗传性。
2.父母有精神疾病,或者有毒品或者其他物质依赖的情况。
3. 患有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精神病、遗传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品行问题。
4.被父母虐待、辱骂,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亲密感情联系,这样孩子容易患上品行障碍。
5.居住在违法犯罪高发区或违纪高发学校的儿童。
6.过多接触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和酗酒、打架斗殴、欺骗偷窃等行为的人过多接触。
7.学习成绩不良、同伴关系差以及自身具有情绪不稳、好攻击、易冲动和适应不良等个性特点的儿童。
病因
品行障碍的发生既有由遗传等生物学的原因,也与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多种因素经过复杂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
研究显示,品行障碍具有很高的家族遗传性,遗传度为40%~70%。
1. 国内研究显示,母亲怀孕期间情绪不好以及患各种躯体疾病、早产、异常分娩等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
2. 品行障碍患儿多存在语言表达困难、执行功能异常和社会认知相关的信息加工异常等神经发育相关的缺陷。
3. 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品行障碍患者前额叶皮层的结构存在异常。
4. 较多研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功能降低与冲动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有关。
大量研究证明不良的家庭环境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如父母婚姻不和或冲突、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父母有犯罪史、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差等。
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缺乏父母关爱、父母管教儿童的方法不当(如斥责、辱骂、体罚、过度干预等)、父母教育儿童的态度不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亲密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是儿童品行障碍形成的主要因素。
品行障碍儿童通常具有情绪不稳、好攻击、容易冲动、对环境适应不良、自我评价低等心理特点。
症状
主要包括两组临床特征:攻击性行为和反社会性行为。
表现为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的攻击。男性患者多表现为躯体性攻击,女性则以语言性攻击为多。
2~3岁时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暴怒发作、屏气发作、吵闹,以后渐变为违拗和拒绝服从,在幼儿园好推拉或动手打其他小孩。到了学龄期,攻击行为更为严重,言语伤人、打架斗殴、课堂上骚扰别人、对抗老师、恃强欺弱,经常遭教师或其他家长的投诉。年纪再大些,经常挑起或参与斗殴,采用打骂、折磨、骚扰及长期威胁等手段欺负他人;虐待弱小、残疾人和动物;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关系等。当自己情绪不良时常以攻击性行为方式来发泄。
当家长或老师对其行为做出批评时,表现出明显的不服从或挑衅行为。例如,与老师或父母吵架、对抗,违反集体纪律后不接受批评等。
患者表现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及行为规则的行为。例如:
(1)偷窃:往往始于学龄期,有的在幼儿园便经常偷拿同学的学习用具或钱物,慢慢形成“顺手牵羊”的习惯。在家经常偷拿父母的钱,或把家里的东西往外拿。遭父母严厉批评时会立刻承认错误,发誓悔改,但过后往往变本加厉。有的患儿通过行窃来寻求刺激,或以偷窃为乐,把偷来的东西当作战利品保存起来,或拿去挥霍。
(2)破坏行为:破坏他人东西或公物,年幼时多破坏自家物品或玩具,长大后表现故意同学、学校公物或破坏景物。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入室抢劫;
(3)厌学、逃学和离家出走:表现为厌学、弃学、不交作业、经常旷课和外出游荡不回家。开始多为逃避父母老师的惩罚而逃学或不敢回家,加之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旷课逃学,外出游玩。外出游玩的刺激会给这类儿童带来愉悦和满足感,如果管教不当,可渐渐发展为经常逃学和离家出走,很容易被拉入不良少年团伙或犯罪团伙,从事犯罪活动。
(4)纵火:玩火多出自寻求刺激。年幼时在家玩火,年长儿童喜欢到工地、弃屋、野外等地方烧纸片、轮胎、草木等物玩耍。严重者发展为纵火违法。
(5)猥亵行为,持凶器故意伤害他人,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
品行障碍患者常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神经发育障碍等疾病。
就医
当发现儿童青少年经常出现违拗和拒绝服从,欺凌其他小朋友或同学,虐待小动物,故意说谎,逃学,搞恶作剧捉弄同学、老师或父母,破坏他人物品或公物,偷窃等行为,且表现持续半年以上,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精神科、心理科。
当怀疑是品行障碍时,医生通常需要详细问诊、体格检查和其他精神检查量表等检查来确诊。
通过问诊尽可能详细了解患儿日常的表现、行为发生的整个过程、持续时间,家庭关系、学业情况、交友情况等。
通过体格检查,排除躯体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行为异常。
其他精神检查量表目的是评估患儿是否同时存在其他的精神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等。
1.存在反复和持续的以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或违反与其年龄相符的社会规则为特征的行为模式,例如对人或动物的侵犯、破坏财产、欺诈或盗窃和严重违反规则。
2.这种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重大损害。
3.这种行为模式持续12个月或更长时间。
治疗
品行障碍的治疗比较困难,通常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心理行为干预是品行障碍治疗的主要方法。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参与,同时治疗需要解决环境中的一些有害因素。
行为矫正是一种常用矫治方法,目的是改变患儿不良行为。分析患者目前的思想活动,让其认知到错误,改变其不适当的思想和观念,逐渐减少不良行为。
家长培训是有效减少儿童破坏性行为的方法之一,其重点包括增加家长的正向管教行为、减少过度严厉的家庭教养方法,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如果因种种原因,品行障碍儿童的家庭不愿采用家庭治疗形式,或者家庭关系极不和谐的儿童也不适合使用家庭治疗。可以借助社区内的力量来帮助这些儿童青少年,如社区内的干预援助中心、大学生、同伴、家庭、学校乃至街道办事处和行政单位等。
目前还无一种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儿童的品行问题,药物治疗主要是用来处理其他伴随症状和针对共病的治疗。当合并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时,应该考虑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品行障碍一旦形成,治疗非常困难。只有实施积极、强化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疗效,否则品行障碍的预后不良。有的患儿随年龄增长,或经适当的教育与治疗可逐渐恢复;有些患儿病症可持续至青少年期,发展为违法犯罪。
预防
本病治疗效果较差,因此,预防显得格外重要。预防得愈早,效果愈好。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
(2)父母树立良好的榜样,养育态度一致,行事有原则,避免家庭冲突、避免家庭暴力或过于溺爱和纵容。
(3)当儿童犯错误时,要以沟通方式了解和解决问题,不宜频繁体罚和打骂。
(4)青少年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完善,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和有不良行为的同伴接触,让孩子远离不良的社会环境。
(5)要给孩子输入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教会孩子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团体的关系。
学校是孩子进一步发展社会意识的最重要基地。学校应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孩子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和爱护公物等道德品质,发展个人内省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日常
观察和记录患者在家中、学校等场所的行为表现。一旦出现攻击、破坏或对立违抗性行为,联合多方(老师、家长、社区)介入,立即制止并给予适当的教育。
定期到门诊复诊。如果不良行为的发生次数逐渐增加,性质恶化,家长或老师要立即带患者到医院就诊。
要远离烟草、酒精以及其他可能导致成瘾的精神活性物质,更重要的是要远离毒品。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2] 静进.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0):635-638.